
期刊简介
《药物评价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药学科技学术性期刊,办刊宗旨:报道药物评价工作实践,推动药物评价方法研究,开展药物评价标准或技术探讨,促进药物评价与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广大药物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读者对象:药品管理、新药研发、药物临床应用、药学教育等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CRO组织、生产企业、药品管理与审评机构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和研究生等。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随着国家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的加大,新药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评价,甚至已上市药物的再评价等的重要性均日益突显。但国内尚无药物评价方面的专门性杂志,相应的研究内容散在药学、中药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的杂志中。
干细胞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2b期试验获得积极结果丨ESC-HFA 2024
时间:2024-05-27 16:22:59
近日,在2024年ESC心力衰竭协会年会暨世界
研究背景
尽管目前临床采用了基于指南的最佳治疗方案,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仍然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心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破解这一治疗困境。CD34+细胞是改善缺血后心肌损伤最有效的细胞,在心脏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ProtheraCytes来源于从患者外周血中采集的CD34+细胞,能够促进血管再生,调节炎症、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再生,并有望诱导受损心肌组织的修复过程。
EXCELLENT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protheraCytes治疗的效果。
研究设计
EXCELLENT试验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盲法评价终点的1-2期临床试验,纳入法国和英国的13个中心的49例AMI发生后8天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左室节段运动消失或运动障碍患者,随机接受单独标准治疗(n=16)或与ProtheraCytes联合标准治疗(n=33)。联合治疗组中,在13-17天获得细胞并对其进行扩增处理,并在第17天进行细胞注射。后期采用
主要终点为6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次要终点为6个月时左心室末端收缩容积指数(LVESVi)和梗死节段生存能力的改善,从基线到1、3、6个月时NT-proBNP变化。探索性终点为基线和治疗时的微血管阻塞(MVOs)。
患者特征
最初同意入组患者有146人,筛选后排除大部分不符合条件患者,筛选失败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注射以及随机化之前的阶段,少部分在随机化之后,主要原因是部分患者经MRI检查发现有左心室血栓,最终有49名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单独标准治疗组与ProtheraCytes联合治疗组平均LVEF分别为32.8%和36.3%,中位NT-proBNP分别为3758 pg/ml与1938 pg/ml。超过90%的患者出现微血管阻塞,这是不良结局的长期预测指标。
试验结果
主要终点方面,在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前提下,与单独标准治疗组相比,ProtheraCytes联合治疗组心力衰竭住院治疗事件明显减少,而ProtheraCytes联合治疗组围手术期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但所有患者在适当的护理下均能康复,提示研究者在后续3期试验中应尽量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发生。
次要终点方面,6个月时ProtheraCytes联合治疗组的梗死节段生存能力得到更好的改善,左心室收缩以及舒张期容积指数的改善趋势更好,NT-proBNP水平下降更快,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2b期EXCELLENT试验研究了经心内膜注射ProtheraCytes在AMI患者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ProtheraCytes使梗死面积、左心室尺寸以及NT-proBNP发生有利变化,改善反向重塑,这种再生疗法有望成为预防AMI患者心力衰竭相关结局的一种创新策略。
研究者表示,未来将在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的3期试验中进一步评估ProtheraCytes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