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药物评价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药学科技学术性期刊,办刊宗旨:报道药物评价工作实践,推动药物评价方法研究,开展药物评价标准或技术探讨,促进药物评价与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广大药物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读者对象:药品管理、新药研发、药物临床应用、药学教育等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CRO组织、生产企业、药品管理与审评机构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和研究生等。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随着国家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的加大,新药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评价,甚至已上市药物的再评价等的重要性均日益突显。但国内尚无药物评价方面的专门性杂志,相应的研究内容散在药学、中药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的杂志中。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天津市科技厅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63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40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技厅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6376
  • 国内刊号:12-140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利巴韦林和喜炎平联合治疗小儿轻度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和喜炎平联合治疗小儿轻度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小儿轻度手足口病1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都给予基础治疗,然后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和喜炎平联合治疗,都治疗7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7%,对照组为89.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咳嗽痊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

    作者:田小燕;李元霞 刊期: 2015- 04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效果.方法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都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丙戊酸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拉莫三嗪.记录发作情况、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次,复查血、尿常规,血电解质,血脂,肝肾功能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6.6%,治疗组的总有......

    作者:郭强;姚力 刊期: 2015- 04

  • 北京燕化医院2011-2014年慢性乙型肝炎用药分析

    目的观察北京燕化医院2011-2014年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肝炎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该院2011-2014年住院与门诊患者防治慢性乙肝药物的使用情况、药物种类及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并对安全性及耐药性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该院常用的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主要为干扰素与核苷(酸)类,核苷类药物所占比例较大,在2011-2014年中药品构成排序发生变化......

    作者:仇娇敏;王淑珍;崔立 刊期: 2015- 04

  •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激素与孕酮动态监测对早孕期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激素(β-HCG)与孕酮(P)动态监测对早孕期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早孕期先兆流产孕妇1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mHCG和黄体酮治疗后,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安胎组(n=132)和流产组(n=46),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β-HCG、P水平及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血清β-HCG、P的变化情况.结果安胎组入院时检测β-......

    作者:贾亚楠;白华;李明静;纪蓓蓓;李帆;公小纪 刊期: 2015- 04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药新药的临床评价核心问题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治疗RA的中药已经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但是其临床评价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法规与文献,并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实践经验,对治疗RA中药新药的临床评价中在研发目标、设计类型、诊断标准与目标人群、基础治疗、试验周期、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及试验结束后医疗措施等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作者:沈雯;胡思源;刘维 刊期: 2015- 04

  • 瑞替普酶辅助治疗脑缺血所致头晕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辅助治疗脑缺血所致头晕的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4年2月选择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收治的脑缺血所致头晕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替普酶治疗,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95.0%和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明显增加(P......

    作者:单睿君;刘启 刊期: 2015- 04

  •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透过血脑屏障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栓通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Rg1、Re、Rd及三七皂苷R1在脑内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给予不同浓度的血栓通后,不同时间点血栓通主要成分在正常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中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血栓通活性成分在脑缺血大鼠脑中的分布远高于正常大鼠,并且其在脑内的含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降低.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开放,注射用血......

    作者:王旭梅;赵莼;王少峡;林晓燕;刘晓雷 刊期: 2015- 04

  • 高CYPs酶活性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药物肝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高细胞色素P450(CYPs)酶活性的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用于评价经CYPs酶代谢后产生肝毒性的药物.方法分别采用苯巴比妥和β-萘黄酮两种CYPs酶广谱诱导剂构建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应用“cocktail”探针底物法考察两种诱导剂对CYPs酶的影响;以基于CYPs酶代谢导致肝毒性的药物他克林(TAC)、双氯芬酸钠(DIC)和对乙酰氨基酚(PAR)为模型药物,评价所构建的高C......

    作者:翟毅然;王丽莉;陈俊秀;何新 刊期: 2015- 04

  • 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制剂安全性研究

    目的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的制剂安全性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进行家兔肌肉和皮下刺激性试验、豚鼠主动全身过敏性试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性试验和体外溶血性试验,检测药物的局部刺激性、□型过敏反应性和溶血作用.结果pH3.6的11、22μg/kg重组人干扰素及其空白溶媒对家兔肌肉和皮肤黏膜具有轻度刺激作用,相应剂量下pH为4.3的重组干扰素及其空白溶媒对家兔组织......

    作者:高绪聪;张金晓;肖宇萌;张树江;段蕊;申秀萍 刊期: 2015- 04

  • HPLC-MS/MS测定同济2号颗粒剂中黄芪甲苷、绿原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同济2号颗粒中5个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绿原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方法.方法以水(0.1%甲酸)-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mL/min.YMC-PackProC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负离子模式,以选择性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测定.监测离子分别是m/z829(黄芪甲苷)、m/z3......

    作者:方昱;万丽丽;朱金辉;祝德秋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