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药物评价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药学科技学术性期刊,办刊宗旨:报道药物评价工作实践,推动药物评价方法研究,开展药物评价标准或技术探讨,促进药物评价与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广大药物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读者对象:药品管理、新药研发、药物临床应用、药学教育等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CRO组织、生产企业、药品管理与审评机构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和研究生等。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随着国家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的加大,新药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评价,甚至已上市药物的再评价等的重要性均日益突显。但国内尚无药物评价方面的专门性杂志,相应的研究内容散在药学、中药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的杂志中。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天津市科技厅
主办单位: 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637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40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技厅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6376
- 国内刊号:12-140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药体外抑菌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目前利用我国中医药宝藏进行抗菌作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药因其作用独特日益受到关注.体外研究是新药开发的第一步,抑菌试验方法应进行标准化,使其更为方便和灵敏,为准确评价药物作用提供重要依据.回顾了近年来研究中药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的试验方法.......
作者:马建凤;刘华钢;朱丹 刊期: 2010- 01
-
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肠吸收动力学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药口服制剂的开发及评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评价药物肠吸收动力学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①体外试验法;②在体试验法;③体内试验法.目前中药肠吸收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为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Caco-2细胞模型和血药浓度法;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黄酮类、皂苷类及生物碱等单一活性成分,而中药整体或复方的研究甚少.现介绍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
作者:朱容慧;赵军宁;毕岳琦;吴懿;杨霞 刊期: 2010- 01
-
香加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香加皮为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综述香加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临床应用等,为香加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超;潘桂湘;何新 刊期: 2010- 01
-
抗菌药物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理论及研究进展
目的:阐述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MSW)及该理论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通过近年报道的体内外实验结果证明MPC和MSW是评价抗菌药物防细菌耐药能力的新指标.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尽量缩小突变选择窗,力争遏制和延缓细菌耐药突变.除选择更理想的药物、调整约物剂量外,联合用药在理论上讲也是一条安全、有效的用药途径.AUC24/MP......
作者:宋秀杰;刘又宁;王睿 刊期: 2010- 01
-
新药生殖毒性试验规范性操作介绍
生殖毒性试验是毒理学试验中较为复杂和繁琐、技术要求较高的试验.现从实验技术人员资质要求、试验前准备、试验期观察、试验记录、供试品、对照品的配制和给予、亲本动物的剖杀和检查、与专题负责人沟通确认等方面介绍作为技术人员如何做好安全性评价中的生殖毒性试验工作.......
作者:刘雁;吴纯启;施畅;廖明阳 刊期: 2010- 01
-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及研发思路
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也较慢,处在初级阶段,但近年来,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研究广度和深度显著加强,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现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制剂的类型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思路,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许海玉;张铁军;赵平;朱雪瑜;许浚 刊期: 2010- 01
-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研制进展与中药药效评价的思考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是建立早的中医证侯动物模型,近50年来人们相继运用药物、激素、手术等方法建立了基于两医病理和中医病机的两大类多种肾阳虚动物模型.现有模型研究尚不能完全反映中医肾阳虚证的本质,且造模方法不规范,缺少模型方法学、造模影响因素、造模机理等方面的系列研究,继而影响了温补肾阳药物的合理评价.为了更好地研究肾阳虚证的本质和提供更好的温补肾阳药的评价工具,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肾阳虚证的......
作者:孙蓉;杨倩 刊期: 2010- 01
-
识别药物小有效剂量的逐步方法
在药物的第二、三阶段的临床试验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测验的主要指标.Hsu和Berger在药物各个剂量组的方差σ2都相等这一假设下,提出一种识别小有效剂量的逐步置信区间方法.而方差齐性假设条件通常是不合理的,本文主要利用Stein两阶段抽样方法,给出方差无任何限制条件下识别小有效剂量(MED)的逐步置信区间方法.......
作者:唐晓清;王汉兴 刊期: 2010- 01
-
狭窄冠脉致犬心肌缺血模型在清醒与麻醉状态下的比较
目的:比较狭窄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模型犬在麻醉和清醒状态下的差异,及药物治疗的差异.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给犬心外膜安置心电电极、血压导管、信号发射器并分离冠状动脉前降支,放置动脉压迫环.手术恢复期后,动物按正交设计给予处置:分别在清醒与麻醉状态下狭窄冠状动脉,进行模型组和硝酸甘油治疗组的观察.主要监测心外膜心电图ST段、血压、心率、体温.结果与结论:麻醉犬心率明显高于清醒犬,冠脉狭窄后麻醉及清醒犬心......
作者:徐向伟;王维亭;赵专友;何小云;汤立达 刊期: 2010- 01
-
新癀片皮肤外涂给药抗炎镇痛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新癀片外涂给药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制作炎症及镇痛模型,观察新癀片外涂给药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新癀片外涂给药对小鼠耳肿、大鼠角叉菜胶足肿、棉球肉芽肿等急、慢性炎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小鼠水浴甩尾、小鼠醋酸扭体等温热刺激、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且在相同剂量下,外涂给药和ig给药的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癀片外涂给药同ig给药一样,对各种肿痛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金芳;刘静;王春凤;申秀萍 刊期: 2010- 01
动态资讯
- 1 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究现状及挑战
- 2 不同提取工艺的丹参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3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胶囊中的毛蕊花糖苷、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
- 4 鼠尾草酸的遗传毒性研究
- 5 FDA批准抗丙型肝炎新药索非布韦(sofosbuvir)上市
- 6 超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 7 培美曲塞联合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 8 TNF-α阻断剂存在军团菌和李斯特菌感染的风险
- 9 利伐沙班预防骨科下肢大型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 10 HPLC法测定清胃黄连丸中小檗碱
- 11 骨髓涂片评价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操作流程
- 12 细胞色素P450酶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基因多态性对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剂量影响分析
- 13 壮骨1号方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 14 不同材质及孔径超滤膜对麦冬皂苷类成分的影响
- 15 柴芩清热胶囊质量控制研究
- 16 ICH E14《非抗心律失常药所致QT延长临床评价:问答第3次修订版》介绍
- 17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肝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18 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为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的危险因素
- 19 齐拉西酮、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首发及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评价
- 20 糖尿病肾病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