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药物评价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药学科技学术性期刊,办刊宗旨:报道药物评价工作实践,推动药物评价方法研究,开展药物评价标准或技术探讨,促进药物评价与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广大药物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读者对象:药品管理、新药研发、药物临床应用、药学教育等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CRO组织、生产企业、药品管理与审评机构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和研究生等。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随着国家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的加大,新药的临床前和临床阶段评价,甚至已上市药物的再评价等的重要性均日益突显。但国内尚无药物评价方面的专门性杂志,相应的研究内容散在药学、中药学、药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的杂志中。

首页>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药物评价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技厅
  • 主办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6376
  • 国内刊号:12-140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药物评价研究杂志2017年第10期

油酸诱导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优化及小檗碱、黄芩苷、葛根素和甘草苷的体外降糖作用研究

朱水兰;黎宇;严奉东;涂珺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小檗碱, 黄芩苷, 葛根素, 甘草苷, 油酸
摘要:目的 以油酸诱导脂代谢紊乱建立肝胰岛素抵抗(IR)细胞模型,研究中药单体成分小檗碱、黄芩苷、葛根素和甘草苷的体外降糖作用,为中药降糖组方或成分配伍优化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油酸不同浓度(0.1、0.2、0.5、1.0 mmol/L)及不同作用时间点(24、36、48 h)诱导HepG2细胞,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葡萄糖消耗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立模型的油酸佳诱导浓度及佳作用时间;蒽酮法和三酰甘油氧化酶法检测IR模型细胞内肝糖原和三酰甘油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形态的变化;观察葡萄糖消耗量检测IR模型的稳定性.采用油酸佳诱导浓度及佳作用时间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剂量小檗碱、葛根素、黄芩苷和甘草苷对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糖原含量、三酰甘油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油酸诱导IR-HepG2细胞模型佳浓度1mmol/L,佳作用时间24 h,此时与对照组比较,HepG2细胞肝糖原含量明显下降(P<0.001),三酰甘油显著上升(P<0.01),模型建立后可至少持续稳定36 h以上.与IR模型组比较,给药干预24 h后,不同浓度小檗碱(5、10、20、50μmol/L)、黄芩苷(1、5、10、20、50 μmol/L)、葛根素(20、40、80、160 μmol/L)和1μmol/L甘草苷显著增加葡萄糖消耗量(P<0.05、0.01、0.001).与IR组比较,不同浓度小檗碱(10、20、50 μmol/L)、黄芩苷(20、50 μmol/L)、葛根素(10、20、80、160μmol/L)显著提高肝糖原含量(P<0.001);甘草苷升高糖原含量但是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除160 μmol/L葛根素和1μmol/L黄芩苷显著抑制细胞活力(P<0.05)外,其他组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 1 mmol/L油酸诱导24 h后能够建立稳定IR-HepG2细胞模型,适合作为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的体外肝IR细胞模型.小檗碱、黄芩苷和葛根素显著增加油酸诱导的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和糖原合成,进而改善脂代谢诱发的肝IR.